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在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不但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而且还成为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期刊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为1.261,同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研究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理论,探索卫生经济客观规律,普及和提高卫生经济学知识,交流卫生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为卫生改革服务的报道原则,并一直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实用性科技成果报告与工作实践总结以及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三者统筹兼顾。


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避孕212 例分析

时间:2023-04-12 15:22:00

目的 研究吉妮宫内节育器在育龄妇女中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副作用。方法 对212例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IUD) 和194 例放置“T”型环宫内节育器妇女进行一年的临床观察和对照研究。结果 放宫内节育器1年后随访,吉妮宫内节育器带器妊娠1 例,脱落1 例,因症取出3 例, 带器妊娠率、脱落率和因症取出显著低于“T”型环组(P< 0.05),续用率高于“T”型环组。结论 吉妮宫内节育器组临床应用效果优,副作用小。宫内节育器是应用最广泛的避孕方法之一, 但传统的宫内节育器常出现脱落、出血或疼痛及带器妊娠。为寻求更高效、安全的避孕措施, 本站于2007年10 月以来对选择宫内节育器避孕的妇女, 部分采用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避孕,并予放置后进行了随访观察,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6例受术者年龄在24~40 岁, 均自愿放置宫内节育器(IUD), 无放置禁忌证, 且愿意接受定期随访, 根据自身要求分成两组,分别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组和“T”型环组,手术完毕每例登记一份手术记录单, 发放随访记录本,其中吉妮宫内节育器组212例,“T”型环组194例。

  1.2 材料 吉妮IUD(天津和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由6 个铜套(直径212mm , 长510mm) 和一根0/ 0 号聚丙烯手术丝线组成, 铜套串于丝线上, 顶、底两个铜套固定,铜套面积为330mm2,丝线顶端系一小结, 距第一铜套10mm , 丝线尾端形成尾丝。“T”型环(天津医疗器械厂)。

  1.3 方法 放置时间为月经干净后3~7 天, 经阴道分娩3 个月, 剖宫产后半年, 人工流产术后。均由技术熟练医生施术, 吉妮宫内节育器用专用放置器将丝线小结植入子宫肌层10mm, 使吉妮悬吊于子宫腔内, 剪除多余尾丝。

  1.4 随访 放置后1、3、6、12 个月随访受术者, 询问自觉症状、月经变化, B 超检查IUD 在宫腔的位置。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吉妮宫内节育器组随访观察12个月, 因症取出3例, 其中2例因出血取出, 带器妊娠1例, 脱落1例, 2例失访, 随访率99%, 12个月续用率96.7%。“T”型环组随访观察12个月, 因症取出12例, 其中3例因出血取出, 带器妊娠4例, 脱落6例, 3例失访, 随访率98.4%, 12个月续用率87.6%, 两组比较见表1。表1 两组IUD 使用1 年续用情况 (例)注:与“T”型环组比较,※P<0.05

  2.2 副反应 有部分受术者在放置IUD 后出现下腹痛、白带增多、月经量改变等, 以3 个月内较为明显, 大多数对症 治疗 后逐渐减轻或消失。两组副反应发生情况详见表2。 表2 两组IUD 后的副反应情况注:与“T”型环组比较,※P<0.053 讨论

  宫内节育在我国临床应用已经几十年了, “T”型环宫内节育器不断地改变形状, 并且分为大、中、小号, 以适应不同妇女子宫腔形态的差异。吉妮环于1985年诞生,其结构为6个小铜棒被固定在一根2 /0号的聚乙烯手术线上,在手术线的一端有一个锚状的小结,该小结被植入子宫肌层内,使吉妮环能够悬吊在子宫腔中,并保持位置不变。吉妮环具有随意弯曲性, 占据空间少, 且与宫腔关系适应性好, 解决了子宫节育器与子宫腔空间不相容问题,同时它的设计较少刺激宫壁, 不影响宫缩, 在降低子宫排异反应的同时也降低了脱落率,且有效地减轻了吉妮环的副反应(出血和疼痛)。无支架固定方式的吉妮环放置后能适应不同阶段的子宫变化[1]。吉妮环含铜表面积330mm2, 高负荷的铜表面积使吉妮IUD妊娠率明显下降,随访1年,带环妊娠1例,妊娠率0.47%, 与 文献 报道的第一年妊娠率低于1 %相仿[2],明显低于“T”型环组的2.1%。

  总之, 吉妮IUD 是安全、有效、副作用低的新型宫内节育器, 值得向广大育龄妇女推荐, 在IUD 使用前, 对使用IUD 避孕效果, 可能发生副反应提前告知, 能够提高使用者对IUD 副反应的耐受性, 并且提高妇女的使用满意度,增加IUD的续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