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在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不但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而且还成为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期刊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为1.261,同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研究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理论,探索卫生经济客观规律,普及和提高卫生经济学知识,交流卫生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为卫生改革服务的报道原则,并一直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实用性科技成果报告与工作实践总结以及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三者统筹兼顾。


教研课题选题的7种来源及策略

时间:2024-06-12 10:58:38

在撰写教研课题申报书时,课题的选题无疑是研究工作的起点,它不仅指引着研究的方向,还关乎着最终成果的价值与影响力。选题的过程,既是对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更是对现有知识的深度反思与创新尝试。本文将深入剖析课题选题的来源,同时分享如何巧妙地规避常见的选题误区,以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与价值。


一、课题选题的误区


在课题选择时,我们常常被一种惯性思维所束缚,认为选题越时髦、越热门、涉及的范围越大越好。然而,这样的误区往往让我们忽视了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实际上,“草根式”的小课题研究,即在看似平凡的教育现象中寻求深度和创新,往往能够揭示出更加贴近实际、更具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二、课题选题的七大来源


1、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这些问题正是课题选题的宝贵来源。例如,发现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存在普遍的理解困难,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深入研究。

2、理论学习的启示:理论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往往能够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后,可以思考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以提升教学效果。

3、学生反馈的线索: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反馈可以为课题选题提供直接的线索。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以及学习成果,从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4、交流互动中的启发:教师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是获取新观点和启发思考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教研活动、研讨会等,可以了解到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新的研究思路。

5、教学经验的提炼:每位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亮点和成功之处,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经验和反思都可以转化为具体的研究课题。

6、借鉴已有研究的总结: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提炼,可以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和方向。教师可以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这些成果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效果。

7、创新实践中的探索: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技术或理念,这些创新实践往往能够带来新的研究课题。教师应鼓励自己进行创新尝试,并从中发现和提炼出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三、课题选题的策略


识别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在选题时,首先要评估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选择那些对当前教育实践具有重要影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能够确保课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深入分析问题的表现和原因:在确定研究问题后,要深入分析问题的具体表现和根本原因。这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问题的实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清晰的方向。

广泛查阅资料和学习借鉴:在明确了研究问题后,应广泛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这不仅可以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支持,还可以避免重复研究。

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在查阅资料和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持续关注和追踪问题:在选题过程中应持续关注和追踪选定的问题。这有助于及时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和方向,确保课题的时效性和前瞻性。

将问题转化为具体课题:在完成了上述步骤后,要将问题转化为具体的研究课题。明确研究目标、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确保课题的表述清晰、具体。

评估课题的可行性:最后要评估课题的可行性,包括时间、资源、技术等方面的限制。确保课题既具有挑战性又能够在现实条件下完成。

课题选题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创新的研究能力。通过深入剖析课题选题的来源和策略,教师可以更加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开展更具价值和意义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