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在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不但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而且还成为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期刊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为1.261,同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研究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理论,探索卫生经济客观规律,普及和提高卫生经济学知识,交流卫生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为卫生改革服务的报道原则,并一直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实用性科技成果报告与工作实践总结以及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三者统筹兼顾。


快看看你有没有这种情况,医生职称评审直接不通过

时间:2024-11-25 14:57:05

以下是医生职称评审可能直接不通过的六种情况:

一、医德医风存在严重问题


医疗违规行为

医生如果存在收受红包、回扣等商业贿赂行为,这是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和医疗行业规范的。例如,利用开处方的权力,收受药品供应商的回扣,这种行为损害了患者利益和医疗行业的公正性。

过度医疗也是重要问题之一。比如,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检查、治疗项目,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可能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

服务态度恶劣

与患者发生严重冲突,包括言语侮辱、肢体冲突等情况。例如,因患者询问病情较多而不耐烦,对患者进行言语攻击,这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对医院的信任。

对患者的合理诉求置之不理,缺乏应有的关怀和耐心,被患者多次投诉且情况属实的,也会导致职称评审不通过。

二、医疗事故主要责任方


医疗差错导致严重后果

如果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出现重大医疗差错,如手术失误、用药错误等,并且这些差错直接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伤残甚至死亡,而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认定医生为主要责任方的,职称评审将不予通过。例如,在手术过程中,因操作失误损伤患者重要器官,或者在开药时因疏忽开错药剂量,造成患者中毒等严重后果。

违反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故意违反医疗技术操作常规和规范进行诊疗活动,即使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可能影响职称评审。例如,不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手术准备,增加患者感染风险。

三、学术造假


论文抄袭

直接抄袭他人论文作为自己的职称评审材料是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现在的论文查重系统很容易检测出抄袭内容,一旦发现,不仅此次评审不通过,还可能面临学术声誉受损等后果。

篡改他人论文内容,如修改部分数据、结论后据为己有,也是不被允许的。例如,将别人在实验研究中的数据进行修改,使其符合自己想要的结果,然后以自己的名义发表。

科研项目造假

在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编造不存在的研究内容、研究团队成员等信息来骗取科研资金或作为职称评审的资本。例如,虚构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经历,提供虚假的项目申报书和结题报告。

在科研成果验收阶段,伪造实验数据、研究成果来蒙混过关,这种行为一旦查实,职称评审必然不通过。

四、继续教育学分未达标


学分不足

医生需要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活动,获取足够的学分。如果没有达到所在地区或医院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要求,例如,少参加学术讲座、培训课程等导致学分不够,会影响职称评审。因为继续教育学分是衡量医生是否持续学习、更新知识的重要指标。

对一些特殊专业知识培训学分缺失也可能导致不通过。如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医生,没有完成传染病防治知识更新培训的学分要求。

五、执业资格不符合要求


执业证书过期或吊销

医师执业证书过期未及时注册,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属于非法行医状态,职称评审肯定无法通过。例如,因疏忽忘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执业证书的注册延续工作。

若医生因违法违规行为导致执业证书被吊销,如发生严重医疗事故后被吊销执业资格,在吊销期间不能进行职称评审,并且之后重新获取执业资格后,职称评审也会受到之前事件的影响。

跨专业执业

在职称评审专业与实际执业专业不符的情况下,也可能不通过。

六、申报材料弄虚作假


伪造工作经历和业绩

虚构工作年限,例如将实际工作 5 年虚报为 10 年,以此来满足职称评审对工作经验的要求。

编造临床工作业绩,如伪造自己主刀的手术病例数量、治疗患者的人数等,通过虚构材料来提升自己在评审中的竞争力,一旦发现必然不通过。

提供虚假荣誉证书和推荐信

伪造获得的奖项证书,比如制作假的医院优秀工作者荣誉证书。

提供虚假的同行专家推荐信,包括模仿专家签名、编造推荐内容等行为,这些都会导致职称评审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