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在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不但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而且还成为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期刊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为1.261,同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研究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理论,探索卫生经济客观规律,普及和提高卫生经济学知识,交流卫生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为卫生改革服务的报道原则,并一直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实用性科技成果报告与工作实践总结以及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三者统筹兼顾。


政府在提高公立医院医生工资待遇的同时,有哪些具体的财政支持政策?

时间:2024-12-04 11:33:33

 政府为提高公立医院医生工资待遇,实施了以下具体的财政支持政策:

薪酬制度改革相关政策

落实 “两个允许”: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为提高医生待遇提供了政策空间。

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指导意见:2021 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印发《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医疗卫生机构薪酬水平,要求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全科医生津贴项目,并在绩效工资中单列。

专项补助与津贴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如福建省卫健委、财政厅下发《福建省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保障和卫技人员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对乡镇卫生院在编在岗人员给予人均 5000 元、4000 元、3000 元和 2000 元 4 档补助,卫技人员还可领取另一项奖励,两者合计最高近万元,且资金由省政府保障,通过共同财政事权安排拨付。

临时性工作补助: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特殊时期,政府会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如青海省卫健委全面核实 2022 年 12 月 7 日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过渡期临时性工作补助金额及发放范围,并安排开展补充申报,经多部门审核后向国家报送相关补助。

一次性绩效工资核增:参加疫情防控救治的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承担的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任务及单位经费保障能力,可申报核增一次性绩效工资总量。如青海省 10 家公立医院 2022 年较 2021 年在编人员绩效工资总量均有增长,得益于相关政策的落实。

特殊岗位津贴:对于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儿科等特殊岗位,给予特殊津贴,以体现这些岗位的高风险、高强度等特点,提高相关医生的待遇。

医保支付与结余资金分配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按病种付费、DRG 付费等医保支付方式,合理确定支付标准,激励医院控制成本、提高质量,使医保基金使用更高效,从而为提高医生待遇提供资金支持。医保部门通过与医院协商,确定每个病种或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支付标准,促使医生注重治疗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医保结余留用资金分配:公立医院可根据考核结果分配医保结余留用资金,主要用于相关人员绩效,进一步提高医生的收入。

税收优惠政策

个人所得税优惠:按照国家规定发给医生的补贴、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如政府特殊津贴、独生子女费、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等,减轻医生税收负担,间接增加实际收入。

社保缴费免税:企业和个人按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不记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增加医生的可支配收入。

其他支持政策

职称评审倾斜:将医务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现实表现作为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的重要内容,表现优秀的在职称评聘中优先申报、优先参评、优先聘任,使医生能够通过职称晋升提高待遇。

改善工作环境与设施:政府投入资金,为公立医院改善办公设施、建设值班室和休息室等,完善医院的硬件条件,间接提高医生的工作满意度和待遇感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