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在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不但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而且还成为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期刊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为1.261,同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研究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理论,探索卫生经济客观规律,普及和提高卫生经济学知识,交流卫生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为卫生改革服务的报道原则,并一直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实用性科技成果报告与工作实践总结以及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三者统筹兼顾。


2024卫生副高职称评审失败案例揭秘!避免这些雷区,轻松过关!

时间:2024-12-16 15:59:19

在医疗领域,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是对医务人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考核。2024年的评审中,不少申报者因种种原因未能成功通过。以下将详细分析几起典型的“失败”案例,并从中提炼出值得注意的关键点,以期为未来的申报者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是导致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评审过程中,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许多申报者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在实际评审中失分严重。例如,一位从事内科工作的医生,在被问及最新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指南时,由于没有及时更新知识,回答显得不够准确和全面,最终影响了整体评分。因此,建议所有申报者都要持续关注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保持知识的更新和深化。

案例分析能力不足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根据文件《省卫生健康委 省人力社保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卫生管理研究专业职称评价标准(试行)的通知》,案例分析题是卫生高级职称副高考试中的常见题型,解决此类题目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题目中提供的病例,分析问题的本质,查找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思考和分析,并结合实际经验给出具体建议。然而,很多申报者在这一环节表现不佳,主要因为缺乏系统性思考和实际操作的经验。例如,一位申报者在处理一个关于医院感染控制的案例时,虽然列举了很多理论依据,但未能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导致评审委员会对他的专业能力产生怀疑。

成果代表作的质量也是影响评审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相关通知,申报人员可以提交论文以外的其他成果代表作。然而,一些申报者提交的成果质量不高,缺乏创新性和实用性,这直接影响了评审结果。例如,一位医生提交了自己参与的一个研究项目作为成果代表作,但由于该项目的设计存在明显缺陷,且研究成果未能有效转化为临床实践,最终未能得到评审委员会的认可。

申报专业的一致性也是评审中的一个重要考量点。根据四川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常见问题解答,申报的专业须与执业范围、中级职称或副高职称专业、副高理论考试专业保持一致。不一致的情况会导致评审委员会对申报者的专业性产生质疑。有案例显示,一位申报者的专业与实际工作内容不符,尽管其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出色,但最终还是因为专业不一致而未能通过评审。

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是一个全面考察申报者专业知识、案例分析能力和成果代表作等多方面能力的严格过程。申报者在准备过程中应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更新,加强案例分析训练,提高成果代表作的质量,并确保申报专业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卫生高级职称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