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在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不但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而且还成为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期刊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为1.261,同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研究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理论,探索卫生经济客观规律,普及和提高卫生经济学知识,交流卫生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为卫生改革服务的报道原则,并一直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实用性科技成果报告与工作实践总结以及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三者统筹兼顾。
医生职称变革对医疗行业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时间:2024-12-16 17:11:04
医生职称变革对医疗行业发展有多方面的正面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激励人才向基层流动
缓解基层人才短缺:以往基层医疗人才匮乏,职称变革后,如广东、新疆等地规定中级职称人员在基层工作满 10 年可直接升副高,这一政策为基层医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晋升空间,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基层医疗,有效缓解基层医疗机构人才不足的问题2.
促进基层医疗发展:随着优秀人才流入基层,带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有助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的医疗需求,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2.
推动医疗服务质量提升
回归临床实践:职称评审不再 “唯论文”,而是更加注重门诊工作量、出院人数、病案质量等临床工作指标,促使医生将更多精力放在临床实践和患者治疗上,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13.
提升专业技能:变革后的职称评审条件对医生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如设置病种覆盖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量化评价指标,激励医生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医疗技术,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进而推动整个医疗行业的技术水平进步13.
促进医疗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鼓励科研创新:虽然职称评审降低了对论文等科研成果的硬性要求,但对于有科研能力和兴趣的医生,仍鼓励其开展科研项目,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这有利于推动医学科研创新,促进医疗技术的突破和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多先进的治疗方法和手段2.
加强医防融合:部分地区的职称改革明确了促进医防融合的评价导向,鼓励医生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和疾病预防工作,有助于打破医疗与预防之间的壁垒,实现医防协同发展,提高全社会的疾病防控能力,更好地应对各类公共卫生事件.
增强医疗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明确职业发展路径:职称变革使医生的职业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各级职称的评审条件更加明确和细化,医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促进医疗行业人才的有序成长和发展1.
激发职业动力:新的职称评审制度更加公平、合理,注重医生的实际工作表现和贡献,使医生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相应的职称晋升和职业发展机会,从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动力,为医疗行业注入新的活力124.
提高医疗行业的社会认可度
树立良好形象:职称变革引导医生更加关注患者需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这有助于树立医疗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增强公众对医生和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吸引社会资源投入:随着医疗行业人才素质的提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医疗领域,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为医疗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