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在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不但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而且还成为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期刊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为1.261,同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研究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理论,探索卫生经济客观规律,普及和提高卫生经济学知识,交流卫生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为卫生改革服务的报道原则,并一直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实用性科技成果报告与工作实践总结以及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三者统筹兼顾。


执业药师挂证风波,检察院如何立案?

时间:2024-12-25 17:05:50

执业药师“挂证”现象,即执业药师将自己的执业资格证书挂在药店,而实际上并不在岗履职,这种行为在药店行业中屡见不鲜。然而,这一看似无害的行为实则暗藏多重隐患,不仅威胁到公众的用药安全,更触犯了法律法规,最终可能引发检察院的立案调查。

执业药师作为药品零售环节的关键一环,承担着保障药品质量、指导合理用药的重要职责。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药店必须配备执业药师,以确保药品销售过程中的专业性和安全性。但近年来,随着药店数量的激增和执业药师资源的相对短缺,一些药店为了应对检查或降低成本,选择通过支付费用的方式吸引执业药师“挂名”,而药师本人则无需实际到岗工作。这种现象在一些地区尤为普遍,形成了一条隐蔽的产业链。

“挂证”之风的盛行,直接削弱了药店的专业服务能力。执业药师不在岗,意味着当顾客需要专业咨询或紧急救助时,可能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增加了用药风险。此外,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部分药店可能在药师不在场的情况下违规销售处方药,进一步加剧了药品滥用的风险。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行为破坏了医药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对那些严格遵守规定的药店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针对这一乱象,国家相关部门已多次出台政策予以打击。2024年,国家药监局发布新规,明确禁止执业药师“挂证”行为,并要求药店严格落实执业药师“挂牌上岗”制度。同时,加大了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一旦发现将严肃处理,包括撤销执业药师注册证、罚款乃至追究刑事责任等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多地检察院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公益诉讼等方式推动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以河北省临西县为例,该县检察院依托数字模型搭建平台,精准筛查出一批涉嫌违法“挂证”的执业药师和药品经营企业,并向市场监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督促其加强监管。经过一系列努力,不仅有效遏制了“挂证”现象的发生,还提升了全县药品零售行业的整体水平。同样地,湖北鹤峰县检察院也针对人大代表反映的药店执业药师缺位问题展开调查,发现多家连锁药店存在执业药师不在岗且违规销售处方药的情况后迅速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了公众用药安全。

除了官方层面的努力外,社会各界也在积极呼吁共同抵制“挂证”行为。有专家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提高执业药师的地位和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该领域;同时也要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执业药师“挂证”是一个复杂而紧迫的问题,它不仅关乎个体的利益得失,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福祉。只有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这片滋生违法行为的土壤让每一家药店都能成为守护人民健康的坚固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