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在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不但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而且还成为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期刊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为1.261,同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研究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理论,探索卫生经济客观规律,普及和提高卫生经济学知识,交流卫生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为卫生改革服务的报道原则,并一直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实用性科技成果报告与工作实践总结以及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三者统筹兼顾。


多地副高新政!主治医生的春天来了?

时间:2025-04-25 11:32:45

在医疗行业的职称晋升体系中,副高级职称对于众多医护人员而言是一道重要的门槛。长期以来,“万年主治”现象困扰着许多医护人员,他们面临着晋升副高的诸多困境。而如今,多地出台的晋升副高新政,犹如一场及时雨,给大批“万年主治”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以往,晋升副高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困难重重。论文要求是其中一大难题,不少医护人员忙于临床工作,无暇投入大量时间进行科研和撰写论文,导致论文数量和质量难以达到晋升标准。此外,科研成果的要求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在一些地区,需要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还要参与科研项目并获得一定成果,这对于基层医护人员来说难度极大。再者,职称评定中的一些不合理规则,如过度强调学历、英语和计算机水平等,使一些业务能力突出但学历或其他条件稍逊的医护人员难以脱颖而出。

多地的晋升副高新政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首先,在论文要求方面,部分地区取消了论文这一硬性指标。比如上海、江苏等地的部分卫生部门,将论文从晋升必备条件改为评价参考分,重点考察医护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工作业绩。这意味着医护人员无需再为发表论文而苦恼,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用临床经验和技能说话。对于那些长期在临床一线、技术精湛但论文薄弱的医护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新政更加注重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一些地区明确规定,申报副高级职称的人员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临床病例数和手术量,并且要具备处理复杂病情的能力。这种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方式,更加符合医疗行业的实际需求。医护人员的核心价值在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新政的实施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临床技能,提高医疗水平。例如,在山东、河南等地,对申报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了现场考核,只有通过严格考试的人员才能获得晋升资格,这使得医护人员更加注重自身技能的训练和提升。

新政还拓宽了晋升渠道,增加了申报次数。以前,很多医护人员因为单位名额限制或评审时间冲突等原因,错过了晋升机会。现在,部分地区每年组织多次评审活动,并且不再设置申报名额限制,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参加评审。这大大降低了晋升的难度,让更多的医护人员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实力。同时,一些地区还推行了“直通车”制度,对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满一定年限且业绩突出的医护人员,可以不受学历、资历等条件限制直接申报副高级职称,这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了一条快速晋升的通道。

这些晋升副高的新政不仅对医护人员个人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方面,能够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职业满意度和归属感,从而稳定医疗人才队伍。另一方面,有助于优化医疗行业的人才结构,选拔出真正具备临床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医护人员担任副高级职务,推动医疗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多地晋升副高的新政为大批“万年主治”医护人员带来了曙光。这些政策打破了传统职称评定的束缚,更加注重实际能力和工作业绩,为医疗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实现职称晋升,为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