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在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不但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而且还成为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期刊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为1.261,同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研究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理论,探索卫生经济客观规律,普及和提高卫生经济学知识,交流卫生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为卫生改革服务的报道原则,并一直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实用性科技成果报告与工作实践总结以及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三者统筹兼顾。


十二经络藏情绪密码,你知道吗?

时间:2025-04-29 11:06:59

在古老的中医理论中,人体被视作一个精妙的小宇宙,十二经络如同纵横交错的河流,承载着气血的运行,维系着生命的平衡与和谐。而情绪,这一人类内心世界的微妙波动,竟也与这十二经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仿佛是隐藏在身体深处的情绪密码,等待着我们去一一破解。

经络,是中医对人体组织结构的独特认知,它们不仅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更是连接脏腑、沟通内外、调节机能的桥梁。每一条经络都对应着特定的脏腑功能,同时也与特定的情绪状态息息相关。当情绪起伏时,这些经络便成为了情绪波动的传导者,将内心的喜怒哀乐传递至全身。

让我们先从足厥阴肝经说起。肝,在中医里主疏泄,调畅气机,与情绪的调节密切相关。当人处于愤怒或抑郁状态时,肝经的气血往往会出现郁滞,导致胸闷、胁痛等不适。反之,肝经的畅通无阻,则能使人情绪舒畅,心境开阔。因此,保持肝经的调和,对于情绪的稳定至关重要。

再来看向手少阴心经。心,主宰神明,是精神活动的中心。心经的气血充盈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当心经气血不足时,人容易感到心悸、失眠、多梦,情绪也变得焦虑不安。而调养心经,如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则能有效缓解这些情绪问题,使人心绪宁静,神清气爽。

脾经与胃经,这对相表里的经络,同样对情绪有着深远的影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两者共同负责后天的水谷精微吸收与转化。当脾胃功能失调时,人不仅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躯体症状,还会伴随情绪低落、易怒等心理变化。因此,调理脾胃,保持其运化功能的正常,也是调节情绪的重要途径。

肺经与大肠经的通畅与否,也直接关系到人的情绪状态。肺主气,司呼吸,与外界的交流最为频繁。当肺经受阻时,人容易感到呼吸不畅、气短乏力,进而引发烦躁、焦虑等情绪。而大肠经则负责排除体内的糟粕,如果大肠经不畅,毒素积聚,也会影响人的情绪,使其变得消极沉闷。

至于肾经,作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与意志力、记忆力等密切相关。肾经的强壮,能让人精神饱满,意志坚定;而肾经的衰弱,则可能导致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因此,保养肾精,对于维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同样不可忽视。

当然,除了上述几条经络外,其余经络如心包经、三焦经、小肠经、膀胱经、胆经、肝经等,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情绪。它们或直接或间接地调节着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从而影响着人的情绪变化。

了解并掌握了这些经络与情绪之间的联系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调节经络来平衡情绪了。比如通过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外治法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或者通过练习瑜伽、太极等运动来拉伸经络、舒缓情绪;再或者简单地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缓解情绪压力。

十二经络与情绪密码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而紧密的联系。通过深入了解这种联系并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让身心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是在探索身体的奥秘,更是在寻找一种更加健康、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