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在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不但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而且还成为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期刊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为1.261,同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研究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理论,探索卫生经济客观规律,普及和提高卫生经济学知识,交流卫生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为卫生改革服务的报道原则,并一直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实用性科技成果报告与工作实践总结以及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三者统筹兼顾。
2025药企创新,如何破局?
时间:2025-05-08 14:54:31
在医药行业的浪潮中,2025 年的药企正站在关键的十字路口,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而强化创新、布局差异化已然成为其核心命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传统的医药研发和生产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的要求。过去,药企可能凭借一两款畅销药物就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但如今,竞争激烈的程度超乎想象。众多药企纷纷涌入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使得价格战成为常态,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化创新成为了药企突围的关键。
创新是药企的生命力所在。从研发环节来看,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药物研发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等,这些前沿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通过深入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分子靶点,药企可以开发出更具针对性、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创新药物。这不仅能够满足患者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还能为药企带来更高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同时,在生产工艺上的创新也不容忽视。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药企在市场中立足的重要保障。
仅仅有创新还不够,布局差异化同样是药企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产品差异化方面,药企需要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患者痛点,开发出具有独特优势的产品。比如,针对一些罕见病或特定疾病亚型的药物研发,虽然市场相对较小,但竞争也相对不那么激烈,而且往往能够获得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广泛关注。此外,药企还可以在药物的剂型、给药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便利性。例如,开发长效缓释制剂、口服替代注射的剂型等,都能够使产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除了产品本身,药企在市场定位和服务方面也可以实现差异化。不同的药企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选择不同的目标市场和客户群体。有的药企可以专注于高端市场,为大型医疗机构和高端患者提供高品质的药物和服务;有的药企则可以侧重于基层市场,为广大普通患者提供性价比高的药物。在服务方面,药企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的医学团队,为医生和患者提供药物治疗方案的咨询和指导,提高药物的合理使用率,增强客户对药企的信任和忠诚度。
在营销策略上,差异化布局也至关重要。药企需要摒弃传统的营销模式,充分利用数字化营销手段,精准地触达目标客户。通过社交媒体、医学专业平台等渠道,传播药物的研发背景、疗效优势等信息,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药企还可以与其他企业或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推广创新药物,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对于 2025 年的药企来说,强化创新和布局差异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需要药企加大研发投入,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研发人才,建立健全的创新体系和激励机制。同时,药企还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布局,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只有这样,药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