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在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不但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而且还成为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期刊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为1.261,同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研究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理论,探索卫生经济客观规律,普及和提高卫生经济学知识,交流卫生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为卫生改革服务的报道原则,并一直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实用性科技成果报告与工作实践总结以及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三者统筹兼顾。


3招让心静,夏日养心神!

时间:2025-05-09 15:32:01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不仅需要抵御外界的高温,还要关注内心的平静与身体的健康。中医认为,夏季属火,与心相应,因此养心安神成为这一时期养生的关键。那么,如何在夏季有效地养护我们的心脏和精神状态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调整作息时间至关重要。夏季昼长夜短,人体易受外界阳气影响而晚睡早起,但过度熬夜会耗伤阴液,导致心神不宁。因此,应尽量保持规律的睡眠习惯,晚上10点前入睡,早上6点左右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心脏得到充分休息。

饮食调理是养心的重要一环。夏季气温高,人体易出汗,需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可以适量饮用淡盐水、绿茶或菊花茶等,以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同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这些食物不仅能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还能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此外,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养心安神功效的食物,如莲子、百合、小麦、糯米等,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和调节情绪。

适度运动对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大有裨益。然而,在酷热的夏季,剧烈运动容易引发中暑和其他健康问题。因此,选择清晨或傍晚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轻度至中度强度的运动更为适宜。这样既能达到锻炼目的,又能避免高温对身体造成负担。

除了上述措施外,心理调适同样不可忽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这对心脏健康极为不利。学会放松自己,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当感到焦虑不安时,不妨尝试闭上眼睛静坐几分钟,专注于呼吸的过程,让身心逐渐平静下来。

按摩特定穴位也能帮助舒缓情绪、安定神经。例如位于手腕内侧的“神门穴”,经常按压可宁心安神;耳朵上方约两指宽处的“太阳穴”,轻轻揉捏可以提神醒脑;脚底中心的“涌泉穴”,每晚睡前泡脚后按摩此处,则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

注意防暑降温也是夏季养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量避免中午时段外出活动,如果必须出门,请做好防晒措施——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并随身携带水壶随时补充水分。室内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设置过低,一般26℃左右较为合适,以免因温差过大引起不适甚至感冒发烧等问题。

夏季养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调整作息到合理膳食,从适量运动到心理调适,每一步都需细心呵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从“心”出发,让自己在这个夏天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平和宁静的状态。希望以上分享的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度过每一个炎炎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