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在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不但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而且还成为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期刊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为1.261,同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研究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理论,探索卫生经济客观规律,普及和提高卫生经济学知识,交流卫生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为卫生改革服务的报道原则,并一直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实用性科技成果报告与工作实践总结以及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三者统筹兼顾。


40岁后警惕健康三大杀手:三高、吸烟、酗酒的危害与预防

时间:2025-05-23 15:39:41

你知道吗?很多40岁以上的朋友体检时查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医生总叮嘱要"管住嘴迈开腿",可这些警告就像耳边风——直到某天突然头晕手麻、说话不利索,才惊觉身体早就亮起了红灯。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潜伏的健康杀手,它们就像藏在日常习惯里的"定时炸弹"。

危险因素一:三高连环套,血管老得快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这三兄弟常常结伴出现,医学上叫"三高共病"。血管就像家里的水管,长期承受高压(高血压)、被糖分腐蚀(高血糖)、被油脂堵塞(高血脂),迟早会生锈漏水。有家族病史的人更要当心,遗传基因就像提前写好的剧本,但健康生活方式能帮你改写结局。突然的手麻、短暂失语,可能就是血管痉挛发出的求救信号,这些症状千万别当成"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

危险因素二:吸烟等于给脏器灌毒

每吸一口烟,身体里就爆发10万个自由基——这些破坏分子就像拆迁队,能砸烂正常细胞,引发从肺癌到膀胱癌等11种癌症。更可怕的是,烟民们的免疫力就像破洞的伞,连普通感冒都挡不住。家里有孙辈的要特别注意,孩子吸二手烟受到的伤害,比你直接吸烟还严重五倍。那些戒不掉的老烟枪常说"抽了几十年也没事",其实就像背着降落伞跳楼,没打开只是时候未到。

危险因素三:酗酒是慢性自杀

酒精会让人视线模糊、容易摔倒,不是因为喝醉了,而是它麻痹了眼部肌肉和大脑协调系统,相当于给神经系统断电。长期酗酒还会偷走骨头里的钙质,骨质疏松的人打个喷嚏都可能骨折。女性朋友尤其要注意,经期喝酒就像往伤口上撒盐,会加重痛经和经血流失。肝脏处理酒精时产生的毒素,比熬夜加班对皮肤的摧残还狠,这就是为什么酒糟鼻总爱找上老酒友。

这些症状是身体在报警

当出现步态不稳像踩棉花、视力模糊像蒙了层纱,别简单归咎于"老花眼"或"没睡好"。这些可能是中风前兆,就像汽车仪表盘突然亮起的故障灯。有位58岁的患者把反复头晕当颈椎病,直到某天突然倒地,检查发现颈动脉已经堵了70%。记住:三高人群的血管就像用了多年的橡皮筋,随时可能崩断。

预防其实比吃药简单

每年做次全面体检,相当于给身体做年检。血压要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这个数字就像高压锅的安全阀。炒菜少放半勺盐,效果堪比少吃一片降压药。快走是最划算的运动,每天30分钟能让血管年轻5岁。戒烟限酒不必一刀切,从每天少抽1根烟、改喝低度酒开始,就像给身体装个"减压阀"。

最近门诊遇到个典型案例:62岁的老张同时有高血压和烟酒瘾,有次打麻将时突然说不出话,送医查出轻微脑梗。住院期间他算了一笔账:30年烟酒钱够买辆轿车,现在全变成了医药费。出院后他戒了烟、每天喝菊花茶代替白酒,血压竟然慢慢正常了。你看,预防疾病就像往银行存钱,每天存一点,老了才能连本带利收回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