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在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不但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而且还成为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期刊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为1.261,同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研究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理论,探索卫生经济客观规律,普及和提高卫生经济学知识,交流卫生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为卫生改革服务的报道原则,并一直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实用性科技成果报告与工作实践总结以及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三者统筹兼顾。


体重管理:从政策到实践,构建健康中国的系统工程

时间:2025-05-28 14:49:04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体重控制纳入核心指标体系,体重管理已成为国家慢性病防控的重要战略方向。国家卫健委近期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护理服务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护士可在体重管理领域承担健康教育与指导职能,这一政策突破为护理服务向预防医学延伸提供了制度支撑。在此背景下,兼具医学专业性与人文关怀的体重管理师和健康教练角色应运而生,他们像航海中的舵手,通过科学导航帮助个体在健康管理的海洋中避开暗礁、抵达彼岸。

营养评估:构建健康地基的工程师

体重管理的首要环节是精准评估,这如同建筑师绘制蓝图前必须勘测地质。体重管理师通过体脂测量、基础代谢率检测等工具,分析患者的代谢特点与营养状况。例如,一位基础代谢率偏低的办公室人群,其能量消耗模式就像怠速运转的汽车,需要特别设计低热量高纤维的饮食方案。护士在门诊场景中,常结合血液生化指标与膳食日记,绘制出患者的"营养地图",为后续干预提供数据锚点。

行为干预:重塑习惯的行为雕塑家

改变长期形成的饮食与运动习惯,堪比对坚硬的大理石进行精雕细琢。体重管理师采用阶段性目标设定法,将减重目标拆解为可操作的微行动——如用"每天增加2000步"替代抽象的"多运动",用"餐盘分区法"替代笼统的"少吃"。某三甲医院的实践案例显示,护士主导的"21天行为重塑计划"使参与者的零食摄入量减少43%,这种渐进式调整如同给生活习惯安装"缓冲器",降低改变带来的心理抵触。

数据监测:健康航线的雷达系统

有效的体重管理需要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就像卫星导航系统需要实时接收定位信号。健康教练会要求患者定期上传体成分变化、运动手环数据等,通过趋势图比对预期轨迹。当数据出现异常波动时(如体脂率下降但肌肉量同步减少),专业人员能像雷达捕捉飞机偏航般及时调整方案。某省级医院开发的智能随访平台显示,采用周度数据反馈的患者,12周方案完成率提升至78%,远超传统模式的35%。

心理辅导:情绪风暴的减压阀

体重管理中的情绪波动如同海上突遇的风浪,需要专业疏导避免前功尽弃。护士在护理服务中特别强调"主动沟通交流",通过非评判性倾听化解患者的挫败感。针对常见的"平台期焦虑",健康教练会采用认知重构技术,将"体重停滞"重新定义为"身体适应的积极信号"。这种心理支持就像为马拉松跑者设置的补给站,帮助受试者在漫长征程中保持动力。

在政策推动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体重管理服务正从单一的减重指导,升级为融合医学监测、行为科学、数字技术的系统工程。未来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引入,体重管理师的角色将进一步向"健康数据管家"演变,而护士群体凭借其临床经验与人文关怀优势,有望成为这场健康革命的中坚力量。这种变革不仅呼应了国家卫健委"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更标志着医疗健康服务从疾病治疗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范式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