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在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不但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而且还成为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期刊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为1.261,同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研究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理论,探索卫生经济客观规律,普及和提高卫生经济学知识,交流卫生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为卫生改革服务的报道原则,并一直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实用性科技成果报告与工作实践总结以及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三者统筹兼顾。


2025卫生职称评审新规解析

时间:2025-06-20 10:14:55

2025年卫生职称晋升材料审查标准迎来重大调整,评审导向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尤其强调临床实践价值与社会贡献。以下结合新规要求,分点解析五类核心业绩材料的准备要点及达标标准,助力医护工作者高效完成申报。

一、临床诊疗能力:病例数量与质量双轨并行

达标标准:以三级医院主任医师为例,近五年需累计完成复杂病例诊疗800例以上(含疑难重症占比不低于30%),并提供至少20份完整病案作为“技术代表作”,涵盖术前讨论、手术记录、术后随访全流程。

材料准备:

病例统计表需由医院病案科盖章,标注病例分级(如CD型病例占比);

代表性病案附专家点评,突出技术难点与创新点(如微创术式改进);

对比类数据更受青睐,例如“某术式并发症率较行业标准下降5%”等量化成果。

二、基层服务经历:从“时间证明”到“能力输出”

达标标准:副主任医师晋升正高需累计基层服务12个月(分段累计有效),重点考核“技术下沉实效”,如开展新项目数量、带教基层医护人员人次。

材料准备:

服务协议与考核表:注明派驻期间主持的培训场次、诊疗病种拓展清单;

成果佐证:如帮扶卫生站建立标准化诊疗流程的文书、远程会诊记录;

基层单位盖章的效益报告,包含接诊量提升率、转诊率下降值等指标。

三、科研创新能力:从“论文堆砌”到“代表作突破”

达标标准:取消SCI论文硬性指标,改为“1+N”成果组合:1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排名前三)或发明专利,搭配3篇核心期刊论文(限第一作者)或2份被采纳的行业标准/指南。

材料准备:

纵向课题结题报告突出临床应用转化率(如研究成果纳入临床路径);

专利需附实施许可协议或产品注册证,证明商业化价值;

论文需提供检索报告,并标注他引次数(政策明确排除自引和互引)。

四、继续教育学分:从“形式达标”到“精准赋能”

达标标准:五年内累计继续教育学分≥120分,其中Ⅰ类学分占比不低于1/3,且需包含本专业前沿技术模块(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基因治疗伦理等课程)。

材料准备:

学习记录与课程大纲对照表,标注与现岗位的关联性;

跨学科学习证明(如护理人员选修医院管理课程);

实操类培训需提供考核成绩单或导师评价(如腔镜模拟操作评分)。

五、团队管理贡献:从“个人英雄”到“组织赋能”

达标标准:科室主任/护士长需提交团队建设专项报告,包含人才梯队建设方案(如培养2名副高以上骨干)、质控改进案例(如DRG支付下成本管控模型)、应急处置预案演练记录等。

材料准备:

科室年度目标责任书与个人KPI对照表;

使用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截图(如i人事系统的带教日志、排班优化数据);

多学科协作案例(如MDT模式缩短平均住院日1.5天的数据分析)。

致命雷区警示

1.真实性红线:伪造基层服务时长、虚报病例数据等行为将被纳入“职称评审诚信黑名单”,三年内禁止申报;

2.材料逻辑链断裂:例如科研项目与临床工作无关联、继续教育学分集中在申报前突击获取;

3.格式不规范:未按《医疗卫生职称评审材料汇编模板》装订的文档直接作废(如病例报告缺少页码水印、未使用医院电子签章系统)。

新规本质是建立“临床价值坐标系”——用病例说话、用数据证明、用创新加分。建议申报人采用“倒推法”整理材料:先对照《卫生系列职称评审指标量化表》自评得分,再针对薄弱项补充实证(如低于标准线10%的指标需提供额外佐证)。此时恰如备战一场“没有补考机会的执业大考”,唯有早规划、细打磨、重实证,方能在评审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