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在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不但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而且还成为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期刊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为1.261,同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研究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理论,探索卫生经济客观规律,普及和提高卫生经济学知识,交流卫生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为卫生改革服务的报道原则,并一直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实用性科技成果报告与工作实践总结以及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三者统筹兼顾。
西红柿的健康三重奏
时间:2025-06-25 14:15:00
心脏的天然防护罩:番茄红素的三重防线
心血管健康是全身机能的核心,而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犹如一道“生物盾牌”。研究显示,番茄红素能对抗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氧化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其作用可类比为“血管清道夫”,通过抗炎和抗氧化双重机制清除血管壁的隐患。数据显示,长期摄入番茄红素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4%-17%,中风风险下降26%,因心血管问题导致的死亡风险更是减少37%。其核心机制包括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并阻断炎症核心调节因子NF-κB的活性,相当于从分子层面关闭了炎症的“总开关”。剑桥大学的研究进一步揭示,番茄红素可能通过特定信号通路保护心肌细胞,避免细胞死亡引发的连锁损伤。
免疫系统的精密工程师:维生素C的多维赋能
维生素C在西红柿中的含量虽不如柑橘类突出,但其协同作用使其成为免疫防御的“幕后工程师”。它通过中和自由基减少免疫细胞损伤,好比为免疫系统提供“防弹衣”;同时激活白细胞功能,加速抗体生成,相当于为身体安装“快速响应系统”。实验表明,维生素C能强化皮肤黏膜屏障,阻止病原体入侵——这一过程可形象化为“加固城墙”与“增强哨兵巡逻”。对于感染恢复期人群,其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的特性还能加速伤口愈合,形成从预防到修复的闭环保护。
皮肤的修复师:维生素K与钾的协同美学
西红柿对皮肤健康的贡献来自维生素K与钾的“黄金组合”。维生素K被喻为“皮肤消防员”,通过调节炎症细胞活动扑灭红肿、瘙痒等“小火苗”,同时促进胶原蛋白再生,减少皱纹深度。研究发现,其对黑眼圈、疤痕的改善作用可能与抑制色素沉积相关。而钾离子则像“细胞水平衡师”,通过维持细胞内外的电解质稳定,确保皮肤水分充盈,延缓松弛。需注意的是,过量摄入钾可能导致心律异常,但一个中等大小西红柿仅含约290毫克钾,远低于每日安全阈值,堪称“心脏友好的美容剂”。
藏在日常饮食中的健康方程式
西红柿的价值不仅在于单一成分,更在于营养素的协同效应。例如,维生素C能促进番茄红素的吸收,而钾与维生素K共同调节血管张力与皮肤代谢。建议将西红柿与橄榄油搭配食用,脂溶性环境可使番茄红素生物利用率提升3-4倍。对于高血压人群,其高钾低钠的特性尤其适合纳入控盐饮食。但需注意,未成熟西红柿的龙葵碱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成熟果实的红色越深,营养价值通常越高。
从心脏到皮肤,从免疫防御到细胞修复,西红柿以平凡之躯承载着非凡的健康使命。这颗“会呼吸的营养胶囊”,正用科学验证的方式,重新定义“餐桌上的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