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在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不但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而且还成为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期刊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为1.261,同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研究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理论,探索卫生经济客观规律,普及和提高卫生经济学知识,交流卫生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为卫生改革服务的报道原则,并一直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实用性科技成果报告与工作实践总结以及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三者统筹兼顾。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07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042/F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张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3-0743
- 国内刊号:23-1042/F
- 出版周期:月刊
-
我国卫生健康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
通过对我国深化卫生健康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的现状分析.发现以下问题:缺乏法律政策依据,效力、约束力和可操作性偏弱;共同事权数量繁多,支出责任划分不规范;转移支付力度不足,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过多;缺乏协同性,未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医改有效衔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不合理,抑制了地方卫生支出的积极性.基于以上问题可以得出以下建议:加快法律政策的制定,在不同层面上指导改革;明确卫生事权清单,制定卫生服务标准......
作者:肖蕾;任田;邓佳欣;张媚 刊期: 2018- 10
-
再谈单病种付费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对全国多地单病种政策调研和结合笔者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单病种付费政策执行中医疗机构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全国统一单病种付费政策的必要性、紧迫性.建议优选单病种标准定额付费制度,支持患者额外付费获取差别医疗服务,规范单病种付费会计核算等政策.......
作者:梁秀林;侯红英 刊期: 2018- 10
-
香港公立医疗服务按单元收费进展及其启示
通过总结香港地区按服务单元收费的经验和进展,提出我国内地地区推行按病种付费同时完善按服务单元收费的政策建议,并提出采用服务收费标准靠近成本的原则制定收费价格并且定期审核服务成本与定价的建议,为我国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丛鹂萱;王海银;张晓溪;周佳卉;金春林 刊期: 2018- 10
-
部分国家院前急救费用比较分析及经验借鉴
院前急救收费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真正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中国已有的院前急救费用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结合英国、德国、以色列、俄罗斯等国的院前急救费用的先进经验,为中国院前急救费用的政策制定提供相关的借鉴依据.......
作者:姜可欣;焦明丽;Anastasia Gamburg;李雨泽 刊期: 2018- 10
-
人数权衡法在EQ-5D效用与社会价值转换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数权衡法在EQ-5D效用与社会价值转换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从社会群体角度对卫生干预方案实施更全面地分析,以期提高卫生决策的公平性.方法:引入人数权衡法对两种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心绞痛药物进行成本-社会价值分析.结果:社会价值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药物的社会价值改进无统计学差异,故采用小成本法比较两项治疗措施在成本上的差异.结论:人数权衡法可较好地实现通用EQ-5D量表健康效用值与社会价值的转......
作者:冯晓远;王斯玥;刘畅;高海亮;张聪;姜婷婷;朱文涛 刊期: 2018- 10
-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卫生经济领域的应用举例:基于Arc GIS 10.4软件介绍
目的:借助分析2016年省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指数(PHI)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别构建普通小二乘法(OLS)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比介绍GWR在卫生经济领域应用的优势.方法:采用莫然指数Moran,sI分析省域PHI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异质性,分别构建OLS和GWR模型估计PHI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向.结果:省域PHI存在正空间自相关,在地理分布上存在弱集聚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
作者:时涛;李士雪 刊期: 2018- 10
-
7558例精神疾病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近5年黑龙江省神经精神病医院住院患者的费用情况,探求黑龙江省精神疾病住院患者费用影响因素.方法:对2013—2017年出院的7558例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费用构成分析,并对影响医疗费用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住院费用呈逐年上升趋势,药费占比逐年降低,治疗费用占比逐年上升.影响平均床日费的主要因素,按其对平均床日费作用由大渐小依次为:住院天数,情感性精神障碍(......
作者:吴超全;张博程;张力国 刊期: 2018- 10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效果,为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科学、高效地运行提供循证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利用2014-2016年32个省级行政区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率数据,分纵向时间比较和横向地区比较进行分析.结果:健康档案建档率高但使用率低,预防接种服务基本实现百分百覆盖,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率在90%以上,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仍有上升空间,中医药健康管理发展迅速.结论......
作者:汪志豪;杨金侠;陈馨;李小宁;谢翩翩;刘万奇;刘瑾琪 刊期: 2018- 10
-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原理在公立医院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探析
剖析医院会计制度与政府会计制度的差异,重点关注公立医院在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制定出适合行业特点的医院政府会计制度的补充规定进行深入思考,同时充分论证公立医院会计制度中的全成本核算等管理会计领域已取得制度成果的先进性与可行性,提出公立医院应当通过信息化平台的一体化整合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政府会计制度体系实践先行者的作用,引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开创新局面.......
作者:潘佳佳 刊期: 2018- 10
-
XBRL在医院管理会计中的推广应用探析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财务信息交换的新技术,其产生和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将XBRL技术应用到医院管理会计中是十分必要的,定会促进我国医院管理会计有更新的发展.通过介绍XBRL的概念、优势以及目前在我国的应用情况,进而论述了XBRL对管理会计发展的作用,并提出了XBRL在医院管理会计领域推广应用的措施.......
作者:郑德亮;冯涛 刊期: 2018- 10
动态资讯
- 1 新常态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模式的探索
- 2 医疗质量与费用之间的复杂关系:基于美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分析
- 3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乡村两级职责分工现状分析*
- 4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 5 医疗价格过快增长的供需原因与对策
- 6 北京市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比较研究
- 7 中医诊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成本-效果分析
- 8 医院科室全成本核算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 9 科研课题财务验收中的主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 10 医院理财文化建设的思考
- 11 福田区卫生防疫站内设机构分析
- 12 基本药物供应政府和市场功能不兼容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 13 基于人群健康的国家卫生筹资系统建模研究
- 14 澳大利亚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启示
- 15 资源消耗分类法在医疗项目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 16 从财务角度探讨支付宝移动支付业务对医院的挑战与对策
- 17 农村居民就诊机构的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 18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责任:基于我国分权化改革的思考
- 19 国外卫生资源分配的公众参与研究:基于卫生优先级制定理论的思考
- 20 加大改革力度 促进医院健康快速发展